【更重要的事。】
「誰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?誰工作不是為了賺錢?哪邊商機多,規模大,生意就往哪裡去啊!」某個朋友振振有詞地說著。「這是你想擋也擋不了的!」
我不與他爭辯,只是趁著假日,帶他到一個市集逛逛。
這個市集,一年一度,地點選在偏遠的牧場綠地裡頭。
友說:「這地點不對。這麼遠,怎麼聚集人潮?人潮就是錢潮啊!」
到了市集,人潮比想像中的多。友自顧自地說:「他們何必跑這麼遠?上網買不就得了?」
走到攤販A前面,攤上擺滿手作木刻,可愛得很。
友人一邊挑選,一邊說:「這不貴呢!這老闆真傻,自己累得半死,每個都自己做,還賣那麼便宜。」挑選了好幾個,捧著去結帳,說要帶回去送人。
老闆A說:「不成,每位顧客只能買兩個。」
友人抗議:「老闆你怎麼不做生意啦?賣越多不是你越快回家嗎?」
老闆A說:「我這不是在做生意,是在分享作品。你見了喜歡,我也高興。這比賺錢重要。」
友人點點頭:「你講得有道理。不過,既然你那麼珍惜作品,怎麼不賣貴一些?」
老闆A說:「賣太貴,小朋友或年青人買不起。」
友人搖搖頭,逛到下個攤子。
這攤賣衣服,是老闆B自己打板、親自車縫製做的。
友人問:「這件款式不錯,有沒有別的顏色?」
老闆B說:「沒,就這顏色。」
友人再問:「那,有沒有別的尺寸?」
老闆B說:「沒,就這尺寸。」
友人好奇:「你這不像做生意,是做興趣的是不是?」
老闆B說:「你跟我如果聊聊裁縫、聊聊天,這不是挺好?如果你只是要掏錢買衣服,何必來到這深山呢?」
友人看看我,指著我說:「是他拉著我來的。你們這市集真怪,我搞不大懂。」
我說:「別急著買東西,我們逛逛吧!」
市集旁有人席地而坐,鋪著餐墊就野餐起來。攜家帶眷的遊客,臉上滿是笑容。
友人跟我買了些吃的,坐在草地上聊天,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。
回頭,他告訴我:「原來,還是有一群人,不是汲汲營營賺錢,而是認真過著某種生活。」
我告訴友人:「你可別被沖昏頭,多的是為三餐奔波的人。不過等到生活品質及收入到達一定程度後,人們會開始追求一些心靈層面的富足,這是錢買不到的。」
友人說:「也對。小而美的市集,不把錢當做第一考量。這種市集很不錯,下次我想再來。」
我說:「可不是嗎?」
—
論商業、論規模,這市集比不是光鮮亮麗的百貨公司。我也喜歡百貨公司,有冷氣、逛街舒適。但我同樣喜歡這種市集,希望好好保護它。
如果你也理解這理念,請一起保護這小小的美好,保護台灣。